6月24日,應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黃乘利、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研究員祝意青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書清到精密測量院開展學術交流,分別做了題為“地球液核自由章動(FCN)與內部物理”、“強震前重力異常變化特征及亞失穩識別”和“國際重力計量工作及絕對重力儀國際比對”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精密測量院研究員閆昊明、周江存、曾祥方等科研人員及學生40余人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會。
黃乘利的報告聚焦于液核與地幔二者自轉軸偏離造成的地球自轉本征模FCN,論述了核幔邊界附近的各種物理與動力學耦合如電磁、地形、核幔密度梯度變化等系列因素對FCN理論周期的影響,給出了系列重要的研究結果。
祝意青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我國重力監測的發展與現狀,隨后以2000年以來青藏高原8次大震為例歸納了強震前重力異常變化的幾類特征,從場源變化角度分析重力變化,進而尋找亞失穩地點(震源),最后探討了孕震模式及相關機理。
吳書清在報告中簡要的介紹了國際計量組織與計量溯源性,重點論述了計量領域絕對重力儀的應用與技術進展,以及第十屆全球絕對重力儀的國際對比情況。
報告會上,參會人員與三位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會議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黃乘利做報告
祝意青做報告
吳書清做報告
|